“薰风愠解引新凉,小暑神清夏日长。”当小暑的脚步悄然临近,炽热的阳光倾洒大地,世间万物都被这股热浪裹挟着,呈现出蓬勃又热烈的生命力。
小暑一至,暑气虽还未到鼎盛,却已然丝丝缕缕渗入生活的缝隙,连餐桌上的烟火,都染上了消暑的巧思。绿豆汤是最常见的。绿豆淘洗干净,加水煮至开花,放凉后加冰糖。平常人家喜欢绿豆煮烂点,而我却喜欢绿豆烧得刚好,不要爆开,清清爽爽的汤,放点冰糖,温温的即可。端起一碗来喝,自然有股凉意从喉咙直透到胃里,仿佛暑气也跟着祛除一般似的。
冷面亦是此时节的佳品。面条煮熟过凉水,沥干后拌以芝麻酱、醋、蒜泥,再切些黄瓜丝作配。讲究些的,还要加些烫熟的绿豆芽。挑一筷子送入口中,面条的弹滑、芝麻酱的香浓、黄瓜的清脆,便在口中交织出夏日的滋味来。
如果说最有分量的消暑菜品,藕是当之无愧的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它是“六、七月采嫩者,生食脆美”。从前上学的时候,背过《爱莲说》,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,那么藕在我心中是以淤泥为居所,依然清白底色,更见其风骨。在这个季节,藕可以凉拌,这也是我父亲的拿手菜。他总是选一些藕的嫩梢头,加盐、醋、少许糖拌匀。藕片脆生生的,咬下去“咔嚓”作响,汁水便溢了满口。这道菜只要一出场,就获得全家的一致好评。父亲这时也会带着得意的表情说,谢谢大家捧场,下次还会开发新品。而当莲藕遇上糯米和糖,便成就了一道经典的家常甜品——糯米糖藕。新鲜的莲藕洗净去皮,从一端小心切开,把泡好的糯米一点点填入藕孔中,这是个考验耐心的过程。在我们向藕孔塞糯米的过程中,仿佛将对生活的美好期许都塞了进去。
食物之道,原不在贵贱,而在于合时宜。小暑的吃食,看似简单,却藏着无数智慧。人们在炎炎夏日里,用食物与酷暑周旋,既安抚了肠胃,又慰藉了心灵。年复一年,这简单的滋味,竟也成了季节更替的标记。
来源:新民晚报 作者:王丽娜
发布于:上海市国内正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