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uāng~
duáng~
2800多年前的钟
能敲出两种不同的声音
今天,一起来看楚季宝钟↓
1/12 它为何是“团中C位”?
2012年
一批楚国青铜重器
在湖北枝江“成团”出土
其中的12件青铜钟
来自西周晚期
距今2800多年
展开剩余80%△宜昌博物馆展出11件,还有1件收藏在枝江市博物馆。
在这批青铜钟中
唯一一件刻着铭文的钟
稳坐C位
△楚季宝钟,宜昌博物馆藏
它的表面錾刻17个字
楚季宝钟,厥孙乃献于公,公其万年受厥福。
大概意思是说
楚国国君最小的儿子楚季
作此宝钟
他的孙子将此钟献给楚公
希望楚公万年受其福佑
“楚季宝钟”的名字因此而来
楚季宝钟是我国楚地第一次
考古发现的西周时期
楚国公室青铜器
填补了早期楚文化研究的空白
“一钟双音”如何做到?
楚季宝钟的特点是“一钟双音”
也就是说
分别敲击钟的
正鼓部和侧鼓部时
所发出的声音不同
这样的技术
源于古代工匠们
创造性地采用了
合瓦形钟体结构
简单来说,类似于将屋顶上的
两片拱形瓦合在了一起
形成一个接近椭圆的腔体
在敲击的过程中
不对称的振动分区
分离了正鼓音和侧鼓音的振动模式
从而得到两种声音
△资料画面
乐声中看千年礼乐制度
楚季宝钟为甬钟
因顶部铸有立柱形的甬柱而得名
(甬钟是编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)
“八音之中,金石为先”
西周礼乐制度确立后
以编钟为主奏乐器的庙堂雅乐
成为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主体
编钟也一跃成为
至高无上的礼乐重器
象征着等级和权力
只有在征战、宴飨、朝聘、祭祀等场合
才能看到它们的身影
而在当时的楚地
“尚钟之风”尤为明显
楚国青铜钟制造规模庞大、制作精良
音律准确、音域也极为宽广
甚至掌管宫廷音乐的最高官员
也必须以“钟”作为姓氏
可见楚人对钟的感情之深
千年前的乐音
通过青铜钟传来
带来历史深处的回响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发布于:北京市国内正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